掃一掃關注微信公眾號
2023-09-17 00:00
來源:本站
民胞物與,善與人同。
慈善是人世間溫情的共鳴。
時維九月,金風送爽。
中國慈善力量在鵬城激蕩。
9月17日,以“共建現代化慈善,聚力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為期3天的第十屆中國公益慈善項目交流展示會在深圳落下帷幕。 本屆中國慈展會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公益慈善事業的重要指示批示和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圍繞慈善成果交流、慈善資源對接、慈善文化傳播、慈善生態協作,著力推動慈善事業與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互融共促、相得益彰。
一展匯善流。全國5800多個機構、項目和產品參展,機構和項目數量創歷年新高。超28萬人次觀展參會,對接各類慈善資源逾79億元。 一展惠民生。集中呈現社會力量在參與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動社會事業發展中涌現的創新成果和示范項目,著力開拓科技創新應用的慈善場域。 一展集眾智。舉辦主題研討會和25場分議題研討會及社群圓桌派活動?!按罂А眹@公益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華山論劍”,引發共鳴,激起靈感。
一個個數字,一項項成果,凝聚向善的合力,凸顯社會大愛,彰顯現代慈善事業的廣度、深度、高度、速度、溫度。 慈風善雨十一年間。 11年前的2012年,這一國內唯一的國家級、綜合性、國際化的慈善行業盛會,發端、創設并永久落戶深圳。十屆征程,十屆探索。目前已發展成為我國公益慈善項目交流展示的平臺,成為中國向世界展示慈善事業發展成就的重要窗口,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凝聚向善合力。 第十屆中國慈展會,是一座里程碑,記錄了過往;更是一個新起點,讓我們拾級而上,再次踏上逐光前行的希望之路。
低碳化辦展、國際化辦會、數字化轉型 全力打造新時代慈善展會新標桿
更環保、更具國際范兒、更智能,是本屆中國慈展會為人津津樂道的話題。 綠色辦展,推動會展行業低碳發展。 本屆中國慈展會積極響應“雙碳”戰略,聚焦生態公益,堅持節能辦會,貫徹綠色理念。堅持綠色布展、綠色觀展原則,積極應用新材料、新技術實現節能降耗,倡導參展方及觀眾踐行環保理念,全力打造近零碳展會。 現場專設生態公益展區,重點展示生態環保領域的優秀項目和機構。深圳市龍崗區科創可持續發展研究院在展會現場打造零碳生活體驗區,展示零碳科技在城市碳中和的全球應用,以及零碳與生活的現場體驗的兩大主線,為觀眾提供近距離體驗生態公益的機會。
“國際范”更強了,“朋友圈”更大了。 本屆中國慈展會突出國際化辦會,充分發揮慈展會促進慈善領域國際交流對話的平臺作用。設有國際公益展區,搭建了國際公益慈善組織合作交流的平臺,愛心企業、公益組織在展會上實現對接與交流。泰國清邁聯合慈善基金會等國外社會組織首次亮相。 香港國際社會服務社、香港理工大學賽馬會社會創新設計院、香港單親協會、Foster Worldwide風華環球、廣州粵港澳大灣區社會組織合作發展中心等粵港澳大灣區的公益慈善機構帶來了教育、國際兒童保護服務等優秀特色項目。 突出數字化轉型,實現“永不落幕的慈展會”。 線下,創新展場呈現方式,場景化、沉浸式展示特色慈善項目和民生科技產品等,觀眾可身臨其境感受我國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創新成果。線上,依托現有云展平臺,持續為參展方提供各類線上展示對接服務,實現“永不落幕的慈展會”。
思想碰撞,集結引領慈善事業發展趨勢前沿智慧
集思廣益,縱論創新。 會議研討是中國慈展會的核心板塊之一。推出“1+10+N”會議體系,組織舉辦1場主題研討會、25場分議題研討會和社群圓桌派系列活動,“大咖”縱論中國慈善事業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9月15日,深圳會展中心,人頭攢動,座無虛席。第十屆中國慈展會主題研討會在此舉行。專家學者陣容堪稱頂配。 在中國特色慈善事業如何形塑出與中國式現代化相適應的新發展模式、教育捐贈如何更好支持中國基礎研究的未來、如何推動慈善事業與各領域深入融合發展等方面發表真知灼見,深入交流,凝聚共識?!按罂А眰兡钇澰谄澋氖侵﹂_創中國特色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中國特色慈善事業應當形塑出與中國式現代化相適應的新發展模式”,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社會保障學會會長鄭功成強調,中國慈善事業發展一定要走中國特色的道路,在黨的領導下,在政府的主導下,以扶弱濟困、弘揚公益、服務社會為底色,以促進共同富裕為最高目標追求。 西湖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施一公表示,“慈善有各種方式,在我看來,教育慈善從個人來講是改變一個人和一群人命運最有效的慈善?!?/span> 深圳國際公益學院董事會主席、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影響力全球指導委員會委員馬蔚華表示,當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成為一種趨勢,一種生態,“中國的高質量發展潮流就會滾滾而來,我們可持續發展目標就會有效實現?!?/span> “社會力量參與文化遺產保護與活化,要有獲得性的參與體驗、激勵性的參與機制、專業多元的全民參與氛圍?!?/span>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理事長劉玉珠如是建議。 “企業要樹立公益價值觀,以商業模式反哺公益,以公益價值團結社會各方力量,實現多方共贏?!?/span>東潤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孔東梅表示,商業向善是企業面對時代考題的一份答卷,也是高質量發展路上的一個機遇。 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執行秘書長、騰訊可持續社會價值副總裁竇瑞剛則表示,“科技是一種能力,向善是一種選擇,科技向善的核心就是要用科技能力更好地去關心人?!?/span> 中國慈展會戰略咨詢委員會主席、北京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北京大學非營利組織法研究中心主任金錦萍提出:“要廣義地理解慈善服務,慈善服務的社會價值評估極其困難,但在缺乏客觀科學工具的時候,我們靠的是內心一種判斷,即能不能利他。在解決社會問題方面,慈善服務領域所體現出來的志愿服務精神,是市場服務和基本公共服務所不具備的,而正是這樣的驅動機制,使其能夠源源不斷地持續下去?!?/span>
眾多發言嘉賓的新穎理念、創新實踐,引發共鳴,激起靈感。充分體現了慈展會作為國家級平臺的使命擔當。 思想解放大碰撞,創新招數大交流,必將為共建現代化慈善,助力高質量發展,帶來極其寶貴的思想支撐。 聚力民生福祉,助推高質量發展
人民至上,慈善共濟。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要引導、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積極參與公益慈善事業?!边@一重要指示,為新時代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為推動慈善事業在全面建設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更好發揮作用提供了根本遵循。 慈心為本,善舉為民。 第十屆中國慈展會繼續在資源對接方面發揮優勢,為參與項目提供更深度、精準的資源對接服務,引導和帶動更多慈善資源支持和幫扶困弱群體。 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幫扶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新疆喀什地區英吉沙縣等地項目(含產業振興投資項目)逾65億元。除此之外,寧夏寶豐集團·燕寶慈善基金會、深圳市農產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本來生活網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龍湖公益基金會、招商局慈善基金會、鞍鋼集團有限公司、中順潔柔紙業股份有限公司等參與重大資源項目簽約對接活動,支持投入“一老一小”、鄉村振興、助學興教、困弱群體幫扶等領域的相關項目,并通過產業振興投資、消費幫扶采購等方式,重點幫扶貴州威寧、湖北蘄春、新疆葉城、新疆莎車、江西青原區等地。本屆中國慈展會共達成意向對接資金逾79億元。
慈展會上企業為善不甘人后的場面,讓我們管窺到整個社會對公益慈善事業的巨大熱情。 科技向善,御風而行。 科技與公益碰撞,給公益慈善事業的發展注入新力量?!翱萍枷蛏啤闭箙^設置了“科技向善”應用場景觀摩體驗活動,以近距離互動的方式,讓觀眾沉浸式感受“科技向善”的魅力。 在浙江省之江發展基金會展位,市民能夠深入了解盲文智能感知設備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感受觸覺人機交互科技跨越數字鴻溝,保障視障弱勢群體平等教育的科技力量。深圳市TCL公益基金會展示的“TCL光伏低碳校園”和“TCL公益智慧教室”項目,讓市民感受到科技應用于生態環保、鄉村教育等公益慈善事業的魅力。 除“科技向善”展區以外,第十屆中國慈展會還舉辦了“科技向善”創新案例發布會,為更多科技力量投身公益慈善事業提供范例,積極引導社會慈善資源投入民生保障等領域。騰訊、深圳灣實驗室等多家企業和機構參與科技向善創新案例發布會,圍繞助老、助學、生態環保等領域,分享最新成果和前沿探索。
遇見公益,遇見美好。在慈善高質量發展成果館和美好生活體驗館兩大主題展館,觀眾近距離體驗了不少形式新穎的公益項目。中國公益映像節、TIFP公益新力量計劃等品牌項目,增強了展會互動性和公眾體驗感。 聚焦聚力民生福祉,努力將中國慈展會打造成為加快推動中國特色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的“示范平臺”,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凝聚向善合力。
以深愛、赴美好。 慈善之光耀鵬城。深圳是愛心之城、慈善之城、志愿者之城,涌現出一批批樂于奉獻的愛心人物、愛心企業、公益機構,熱心參與慈善事業。城市與人,一同奔赴更美好的未來。
新時代以來,黨和國家對慈善事業的重視程度堪稱前所未有。誕生于深圳的中國慈展會,始終堅持將慈善力量融入時代大潮,并與之同頻共振。在創新方式、拓展渠道,匯聚資源、營造氛圍、弘揚文化等方面充分發揮平臺作用,推動社會各界了解慈善、支持慈善、參與慈善,為現代化慈善建設注入了無限動能,激發了向上向善的強大凝聚力、向心力。 仁者愛人,兼濟天下;守望相助,和諧共生。 在這條陽光之路、希望之路上,愿所有的人心手相牽,直到永遠。一如中國慈展會“永不落幕”的美好愿景,一如人類慈善生生不息的壯闊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