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關注微信公眾號
2023-07-26 00:00
來源:本站
近年來,慈善作為第三次分配的重要方式,在促進共同富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從傳統慈善到現代慈善,從“小慈善”到“大慈善”,從線下募捐到互聯網募捐……面對新征程新形勢新任務,慈善事業轉型升級勢在必行。然而專業人才緊缺,成為掣肘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的突出瓶頸之一。
據2022年《中國民政統計年鑒》數據顯示,我國慈善組織總數已超過10萬家。與這一數量相比,慈善人才的培養體量遠遠不足。據清華大學公益慈善研究院等機構聯合發布的《中國高校公益慈善教育發展報告(2021)》顯示,自2019年開始,國內高校才開始系統推進慈善教育。截至2021年年底,全國僅有35所高等院校開展公益慈善專業教育,培養的慈善專業本科畢業生不足千人。
慈善事業面臨巨大的人才缺口,導致很多慈善組織無法招募到專業人才,致使其發展受限。一份來自高校的調研報告也印證了這一點。在日前召開的首屆中國慈善學院院長圓桌會議上,南京工業大學浦江學院執行院長謝家琛介紹說,為了解慈善組織對專業人才的需求情況,該校于2021年對全國101家慈善組織開展調研。結果顯示,專業人才匱乏導致機構專業化程度不足成為調研對象反映的共性問題,慈善組織急需具備項目策劃和實施能力、傳播和新媒體運用能力、資金籌集能力的專業人才。
無論是慈善理念、慈善目標的更新,還是慈善技術、慈善項目的迭代,都需要專業人才來推動。專業人才匱乏,導致慈善事業的專業化和職業化發展受到影響,一些行業亂象由此而生,屢屢見諸媒體報道。例如,有的慈善組織缺乏專業的籌款人員,導致有好的慈善項目卻無法籌集到足夠的善款;有的慈善組織缺乏專業的財務人員,導致在運作項目和公開信息時因財務問題公信力受損;有的慈善組織缺乏專業的法律人才,慈善項目運作過程中出現不規范甚至違法的行為卻渾然不覺。
慈善專業人才匱乏導致行業亂象問題引起各界廣泛關注,成為備受關注的話題。在近些年的全國兩會上,多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呼吁要加大慈善專業人才培養力度;在多場慈善事業研討會、座談會中,慈善行業從業者、專家學者圍繞慈善專業人才匱乏話題展開熱烈討論;多家慈善總會(聯合會)在調研走訪會員單位時了解到,缺乏專業人才、專業化程度不足已成為慈善組織高質量發展路上的“攔路虎”。
縱觀慈善行業現狀和業界呼聲,慈善專業人才培養這道“必答題”,已到了必須從速作答的階段。為了實現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各方面必須加快慈善專業人才培養步伐。教育部門應加大對慈善教育的重視力度,鼓勵、支持高校申報、開設慈善專業;高校應積極響應,從應用型人才和專業型人才兩個方面,打通專本碩博一體化培養路徑,為慈善行業培養出優質、足量、多層次的人才;慈善行業從業者、業內專業學者也應積極建言獻策,探索完善慈善專業、構建慈善學科,助力早日形成具有中國特色、與現代慈善發展相適應的慈善專業人才培養體系。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讓內行人做內行事是一項事業穩健持久發展的保證,也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剛需。慈善事業的高質量發展,急需強有力的人才支撐。有了人才這個第一資源,慈善事業的規范化和專業化水平必定能夠得到進一步提升,為實現共同富裕貢獻更多力量。
責任編輯:韓倩倩